今天忙主要是有几个案件要付款了,在办手续。虽然繁忙,但是挺有成就感的,因为我把可能会拖长到几天完成的工作集中在一天之内完成了。
本来我们需要知道一个三方协议名称才能写请款函,我们给客户发邮件要文件,半天过去没反应。我果断让同事先拟写一个三方协议名称把请款函写完,直接把草拟的请款函发给客户检查,三方协议我也不要了,你自己核对一下名称对不对吧,如果对,你就盖章,如果不对,你自己改一下,或者把三方协议发给我,我来帮你改。结果邮件过去没几分钟,三方协议就发回来了。这也是我意料之中的事,单独要一份协议,客户不知道它的紧急程度,即使你邮件里说非常着急,需要立即发回,客户也未必会搭理,因为客户也很忙,找他要资源要配合的,个个都说自己十万火急,客户怎么辨别真假。而一份起草好的请款函,意图就不必明说了,请款函不是为了付款准备的还能干啥?有什么比收钱还着急的?我这客户非常务实,一看邮件要付钱了,立即会安排人手优先处理。
其实我们做催款也是一样的,很多案件客户在委托的时候认为是一个死案子,因为现有的道路看着是堵死了,客户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委托,并不抱任何回款的希望。案件委托之后,很多客户原本不抱希望的案件被我们做回来了,客户十分惊奇。其实我们做案件的时候会多角度切入一个案件,每个案件在专业催收的角度会有很多解决思路,我们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设计催收方案,独辟蹊径去解决。企业欠款类案件的催款就像爬山,一座山除了有人尽皆知的大道可以登顶之外,还有很多不为人所知的小道,而这些小道,只要你知道路径照样可以爬到山顶。
催款是博弈与妥协的过程,这里的妥协包含的范围非常广,谁先盖章谁先邮寄都是妥协的结果;款是10号付,15号付还是20号付都需要沟通;先票后款还是先款后票都意味着利益与风险的承担对象不同,一个案件,从委托到回款,客户看到的是封装好的结果,就像投入面粉产出面包一样神奇,而从我们的角度看,案件的催款过程全是一句话一句话的沟通,一封函一封函的施压,一次一次的面访全力推动下的结果。催款少一环节,对方都不会付,一处功夫做得不到位,款项就有可能付不出来。
当你催款陷入僵局的时候,跳出你狭窄的视野,从更高更远的角度审视你这笔债权,换种思路,路就会走通。
专注企业应收账款管理,喜欢的可以关注惠州清账公司:关于企业欠款那些事,分享日常催款工作,交流互动。